医药反腐大风暴!多场学术会议延期 各地全面开展自查自纠
日前,据多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爆料,随着反腐风暴的展开,不只是医药代表群体人心惶惶,国内部分学会预定于近期召开的相关学科学术会议也集中发布通知宣告延期。在敏感时期“不出风头”“不当显眼包”似乎已成为诸多学会和拟参会者的共识。
对此现象,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得到的专家意见不一。“反腐风暴持续蔓延,除了医药企业和机构之外,相关学会及会议也是调查重点。目前红线在哪,尺度多大还不清晰,所以慎重点(也是)为了大家安全,在这段时间还是不要刷‘存在感了’。”有专家坦言。
但也有业内专家反驳称,“大多数学术会议(目前)仍正常举行(这部分不会再发公告),不能开的才会发公告,每年这种学术会议在七八月份会很密集,因(其他)客观原因推迟的也很普遍,在正常范围之内。”
自上周起,备受关注的医药反腐各种消息风传,行业各个环节均震感强烈。近日,财联社记者曾在《反腐雷霆时刻 上市药企营销人员:一上午所有相关微信群被解散》的报道中指出,反腐风暴不断增强,医药代表“人心惶惶”,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备受关注。
这两天,还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爆料:8月以来,有很多由相关学会预备召开的学术会议宣告延期。
随后,记者经多方核实确认:近日,包括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陕西医学会、广西医学会等8家举办方确实发出过相关学术会议延期的公告。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和综合媒体消息,8月以来短短数日间,至少有10场即将举办的医药行业学术会议、论坛等宣布延期。此外,还有部分学习班、培训班也在近日宣布延期举办。
针对上述现象,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当前反腐高压之下,压力传导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学术会议是除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之外的另一大调查重点,且由于“红线”和“越界”的行为判定标准还不明确,相关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和拟参与者都不能保证没有任何风险,自然就想着不要在这段时间“抛头露面”了。赞助会议的企业或基金会也会开始退缩,所以就出现了以上情况。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学术会议普遍延期”的说法提出异议。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刘峻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直接辩驳道:“我也咨询了多个行业学会,同时也从朋友圈得到一些信息,可能近期确实有部分学术会议延期取消。但是,更多合规的学术活动都在如期开展。合规的学术活动从来都不是反腐纠风行动的治理对象,希望行业内朋友独立思考,不要被以偏概全的信息混淆视听。”
刘峻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延期和取消学术活动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些确实存在合规风险,有些是因为药企赞助取消,有些是因为演讲者或参会人的原因,有些是主办方的其他原因,但这些毕竟还是少数,就在这个周末和下一个周末,仍将会有几十场学术会议正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