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旅行博主遇难之后 确认遇难
近日,知名旅行博主姜野在徒步新疆博格达峰的过程中遇难。救援人员表示,当地气候多变,姜野失联的几天里,山区曾下过雨,导致白杨河的水位上涨。
事发后,户外探险的安全和风险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2022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 372 起,涉及人员伤亡事故326起,受伤194人,死亡162人,失踪52人。
此前,中国探险协会曾提到,希望公众提高对户外探险的风险意识,参照《探险者行为指南》等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探险计划,行前充足准备,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宜项目,量力而行。同时,希望能推动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户外探险的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
姜野曾拒绝集体行动
根据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7月1日,34岁的旅行博主姜野从新疆阜康进入博格达峰徒步环线后失联。7月7日,有人在老虎口遇到了姜野,之后,他顺着白杨河东沟下去,再无音讯。
姜野曾是一名美术老师,后来成为职业旅行者,如今是拥有40多万粉丝的网红旅游博主。六年前,他曾独自骑行5万多公里,走过三大洲三十多个国家,被称为“天生流浪家”。
几年前,姜野还发布了首部游记《天生流浪家》,他还获得过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背包客”的提名。
姜野此次进山前,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重装徒步博格达峰的计划和采购物资的经历。公开资料显示,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1998年8月4日,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博格达峰。
多名户外爱好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博格达峰大环线是一条高风险的徒步路线,走完一般在7日左右。
由于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而每年6至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7.7至7.9米/秒,在一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
经过多日搜索后,7月12日,姜野被救援人员找到,确认已遇难。据了解,姜野是和他72岁的搭档老王一同进山的,几天后,老王出现了高原反应,在“四号羊圈”营地(海拔3200米)提前下撤。姜野因对自己的经验和体力有信心,坚持独自完成徒步。
当地资深户外领队马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7月7日,有人还在老虎口遇到了独行的姜野,“领队劝他一起走,他没回答。”
马某提到,6月25日,姜野曾向他咨询了博格达环线的情况,并了解如何办理进山手续。他得知姜野一行仅有2人,且搭档的年纪较大后,建议对方和自己俱乐部的团队一起走。但姜野表示想自己走,不想跟大部队行动。
救援人员搜寻姜野时,利用绳索过河 图/受访者提供
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新疆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分析,姜野可能是在下雨时过河遇到了山洪,被冲到了白杨沟水库上游,不幸遇难。
新疆山友救援队队长獬豸(网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姜野进山的那几天,山区下雨导致白杨沟的水量急剧变大,“山区的雨来得常常特别快,天气预报难以预告。我们搜救的时候,一些救援人员由于缺乏专业装备,连牧场都没有上去,河水大,马匹都难以通过。”
此前,獬豸曾数次带队进入博格达区域,也多次走过这次的救援路线。2016年8月,獬豸一行7人徒步博格达,正是一场大雨增加了挑战。他们从“三个山”进入,经“四号羊圈”、博格达大本营、简单达坂,计划从白杨河出山,然而一星期前的大雨冲毁了桥,他们只能涉水过河或绕行。
当时,有队员提出了利用绳索保护涉水过河,但獬豸用手杖测量了水深后,否决了这个方案。獬豸说,当地的河流大多湍急凶险,水温低且河底多石头,人一旦被冲倒,在激流冲击下,很难站起来,很快就会被石头冲撞受伤、昏迷、失温。
最终,他们选择了绕行,多花了半天时间安全出山。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出发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等条件,参加专业领队组织的队伍”,獬豸说,另外,即便天气预报没有预警,也要做好一定会下雨的准备,包括下雨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搜寻姜野的过程中,獬豸一行人也曾多次涉水渡过白杨河,即便带了绳索,涉水依然艰难。“河水十分凶险,单人过河极易发生重大意外。如果没有绳索保护,一旦失误,后果难以想象”
期间,他们同样遇到了降雨、冰雹天气。“山里的气候多变,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冒然强行渡河。要用时间换空间,也就是在附近安全地方扎营等待,等到雨停或者水位下降再做判断。”
探险不是冒险
姜野遇难后,中国探险协会官方发文称,他是最热爱历史、文化的青年探险家,“姜野在探险路上罹难,是中国探险界的重大损失”。
多位知名探险家也表示,探险不是冒险。如果选择特殊或极具挑战的线路,探险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尽可能为各种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准备工作。
獬豸反复强调,要避免独行,“独行明显放大了风险系数,很容易出问题。像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线路,或者在深山老林里,崴个脚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我个人强烈不建议独行。”
根据救援队掌握的信息,过去几年,姜野更擅长户外骑行。此次进山前,他似乎缺乏多天重装山地徒步的经验。
此次事故发生前,獬豸也曾听闻多个博格达周边线路登山、徒步遇险的事故。有探险者因为高反而遇难,也有人因滑坠而遇难,还有人因掉入冰裂缝而遇难,还有人因为忘戴墨镜而引发“雪盲症”。此外,还有可能涉及低温、迷路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