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观潮的来历 中秋节观潮的寓意
农历八月是秋季第二个月,又被称为仲秋,有中秋节。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观潮的?
最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描写: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在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以及明代朱廷焕的《增补武林旧事》中都有中秋节观潮的记载。苏轼也有诗词为《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中秋节观潮的寓意中秋节期间,潮汐受月球引力影响较大,容易涨潮。因此,中秋的观潮象征着团圆,象征着远方亲友的归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人们从全国各地拥来,络绎不绝,观赏这壮观的场面。唐代白居易所写的《咏潮》,诗云:早潮常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中秋节吃鸭子有什么缘由中秋节之所以吃鸭子,据说是因为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鞑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云南仫佬族会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中秋节。传说从前仫佬人居住的地方山好水好,四季如春。可是有一年突然来了番佬,到处杀人放火,害得仫佬人日夜不宁。村中有个卖糖佬夫妇和儿子三人,决心带头反抗。他们以游村卖糖来串联村民,在八月十五晚上一齐动手杀番佬。大部分番佬被打死,一部分跳到河里,都变成了鸭子。仫佬人就把鸭子捉回村,杀掉当作庆祝胜利的美餐。仫佬人为了纪念卖糖佬一家,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