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洪水守家园 勇挑重担守家园
2020年,宋春哲接任红旗种畜场场长,他看到这里的地每隔几年都要受淹,就觉得必须想点办法。在种畜场的田垄间,屹立着两处如小山一样的土堆,大的有近五米高,小的也有三米多高。
宋春哲说:“三年前还有人不理解,浪费钱买土堆在这里干什么。到了今年,储备的防洪土用上了。”
随着汛情逐渐吃紧,8月4日起,红旗种畜场动员70余名场内农民前往江边巡堤护坝,他们白天运土、装袋、码垛、固堤,夜间则一刻不停地沿着松花江巡查堤坝、处理险情。他们现已处置了15处险情,将1500米的堤坝加高了一米多,用掉了近7000方防洪土,原本的“小山”已被一袋袋、一锹锹地“化”为江边土堤。
8月12日,红旗种畜场农民在松花江边加固堤坝。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种畜场73岁的农民唐连志正在堆料场旁装袋,他说:“每天我们从早晨四点多干到晚上七八点,赶早不赶晚,得加紧干,等水涨起来了再干就来不及了,坚持就是胜利。”
早预警、早准备是红旗种畜场的抗洪法宝。宋春哲介绍,每年夏季汛情来临之时,他都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水文动态,根据经验判断防汛形势,及时申请调配防汛物资、组织动员农民抗洪抢险。“在县里下发预警通知之前,我们都已经干了一阵子了。”宋春哲说。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